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结果反馈

岳阳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

来源:岳阳市医疗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5-10-23 11:30 浏览次数:1

  2025年9月26日至10月15日,岳阳市医疗保障局开展了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调查问卷。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市民朋友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状况和参保意愿,为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网上调查共提供20道选择题(其中15道为单选题,5道为多选题),6道问答题。问题主要涉及公众对岳阳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认知状况和参保意愿。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1)您的性别:1.男35.31%,2.女64.69%;

  (2)您的年龄段是:1.18岁及以下0.58%,2.18-35岁23.15%,3.35-60岁71.64%,4.60-65岁2.6%,5.65-80岁1.88%,6.80岁以上0.14%;

  (3)您现在参加的医疗健康保险类型是:1.单位职工医保72.65%,2.灵活就业职工医保2.17%,3.城乡居民医保7.96%,4.商业健康保险0%,5.单位职工医保+商业健康保险14.47%,6.灵活就业职工医保+商业健康保险0.29%,7.城乡居民医保+商业健康保险1.59%,8.其他0.87%;

  (4)您的家庭年收入:1.约为5万元以下19.68%,2.5(含)-10万元41.82%,3.10(含)-15万元19.25%,4.15(含)-20万元11%,5.20(含)万元以上8.25%;

  (5)除您之外,目前与您同住的家庭成员的人数为:1.独居6.37%,2.1-2人33.29%,3.3-4人47.76%,4.5人及以上12.59%;

  (6)您是否担心未来因年老或疾病需要长期护理:1.非常担心47.47%,2.有些担心39.94%,3.不太担心10.27%,4.完全不担心2.32%;

  (7)您家中是否有需要长期护理的失能人员(以下6项中3项不能自主完成的可以视为需要长期护理的人员:①进食;②穿衣;③大小便控制;④用厕;⑤洗澡;⑥床椅转移。)(如第7项选择有,请填写第8、9项。)1.有16.64%,2.没有83.36%;

  (8)家中需要长期护理的人员年龄为()岁:1.60以下18人2.6%,2.60-70(不含)15人2.17%,70-80(不含)36人5.21%,80-90(不含)35人5.07%,90以上9人1.3%;

  (9)目前采取的护理方式:1.居家,家人或亲戚照顾9.99%,2.居家,请保姆居家照顾3.62%,3.白天在社区护理机构护理,晚上居家护理0%,4.机构护理,居住在养老院或护理院2.32%,5.机构护理,长期在医院0.72%;

  (10)您对长期护理保险的了解程度:1.没听说过27.64%,2.听说过但不了解29.96%,3.了解一点28.65%,4.比较了解8.97%,5.非常了解4.78%;

  (11)如果亲属卧床需要长期护理,您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多选题】:1.经济负担很重79.16%,2.精神负担很重66.57%,3.住房条件导致的没有护理场所38.64%,4.需要人照顾,无法外出工作78.87%,5.缺乏护理经验及正确的护理方法69.75%;

  (12)对于家中需要长期护理的失能人员的日常照护,您更倾向于选择何种护理方式【多选题】:1.亲属或保姆居家护理53.69%,2.护理人员上门护理62.66%,3.社区机构日间护理43.13%,4.养老机构/护理院54.41%,5.其他(具体请于第13项填写)1.45%;

  (13)其他:长期护理保险;有能力的医疗服务机构;自己;能直系亲属护理是最好的,问题是会面临失业和经济压力。

  (14)对于上述您倾向选择的护理方式,您可接受的每月的费用是多少【多选题】:1.1000元以下28.08%,2.1000(含)-2000元49.2%,3.2000(含)-3000元26.92%,4.3000(含)-4000元12.01%,5.4000(含)元以上2.75%;

  (15)您认为长护险应该包括哪些服务项目【多选题】:1.生活照料(含口腔清洁与护理、血糖测量、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94.79%,2.医疗护理部分(含伤口换药、鼻饲进食、胰岛素注射及指导等)86.40%,3.其他方面(含健康生活指导及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75.54%;

  (16)您希望长期护理保险能够提供哪些护理服务项目【多选题】:1.医疗机构护理82.49%,2.养老机构护理74.67%,3.居家上门护理82.49%,4.其他(具体请于第17题填写)2.46%;

  (17)其他:居家组合护理,居家上门服务与照护补贴相结合(参考泰安市),在此基础上允许家属成为定点机构的签约护理人员来提供专业照护,如宜昌市的政策中提到,只要家人符合条件(如年龄在65周岁以下,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护理服务资质,与定点护理机构签署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就可以成为护理员,提供护理服务并获得报酬。设置以小区为单位;需要安排专业的有品性的人进行护理;

  (18)您对推广和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如何:1.非常有意义,目前没有护理需求,也愿意为自己和家人参保70.91%,2.家中有护理需求,愿意为家中失能需照护的亲属投保16.06%,3.随便,参也可以不参也行10.27%,4.没有参保意愿,原因(具体请于第19题填写)2.75%;

  (19)其他:缴费压力大;不想参保,享受不到;年轻人没有必要交,可以限制年龄范围;不懂保险内容;现在不需要;没有护理需求;还不清楚长期护理险的具体内容,无法判断合不合适;基于政府经济条件,首先搞护理人员每周喘息服务和社区日间照护,支出少,覆盖广;这是一个浩大的社会保障问题,无边无底,可效发达工业国家成功经验;经济条件不允许;

  (20)您认为现在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能否满足失能人员的护理需求:1.能完全满足5.79%,2.可以基本满足25.18%,3.无法满足69.03%;

  (21)如果有一种主要针对生活不能自理、需长期照料的,可以减轻家庭护理压力的长期护理保险,您及您的家人会参加吗:1.会93.34%,2.不会6.66%;

  (22)如果您参保长期护理保险,您个人愿意承受的每月费用是:1.1-10元/人34.3%,2.11-15元/人19.1%,3.16-20元/人20.12%,4.21-25元/人19.97%;

  (23)如果您不愿意参加长期护理保险,您的理由是:1.年老时自己完全可以照顾自己1.01%,2.子女可以照顾自己1.16%,3.已储蓄足够支持老年生活的资金1.30%,4.经济负担重,无法承受5.21%,5.其他(具体请于第24题填写)1.16%;

  (24)其他:我对这个项目没信心,觉得无法按承诺执行;能动的时候自己结束自己;对长期护理保险不了解;所有现行商业保险的风险和信任危机明摆着,既然是政府部门承办,国家已经有税费收入和国资运营收入,何苦又画饼敛财。请参看宪法有关条款。

  (25)您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很重要吗:1.同意,长期护理保险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很重要85.82%,2.不同意,长期护理保险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不重要1.16%,3.不能确定,无法判断长期护理保险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13.02%;

  (26)您对本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建设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

  1.希望尽快开通;

  2.失能患者或者家属与政府都要承担长护险的费用,这样服务品质才能高,护理期间全程录像留存!避免完成任务式的护理;

  3.尽快落地,希望政府在财政预算安排部分资金给予养老机构的补助;

  4.给保险公司予以税收优惠补贴;希望保费低收入家庭能承受的起;

  5.建议低筹资起步,避免结余资金过多造成不必要的资金闲置,在减轻健康群体参保人负担的同时,保障失能人员护理待遇;

  6.长期护理保险中的护理人员需要培训上岗,失能人员的亲属如有需要可申请优先培训上岗(长期照护师资格证),按照政策发放护理补贴,由此解既决失能人员照护难题,也解决了护理者因照护负担而就业难的问题;

  7.参与长期护理的医护人员需有相应资质,由有承担护理能力的医疗机构开展,按照医院级别制定收费标准。制定行业黑名单,有虐待、故意伤害等加害被护理人的医护人员终身禁止行业准入;

  8.建全政策,制度,向社会公开护理险所能够提供的针对不同病症,不同失能程具体护理流程。拓宽长期护理的对象范围,也要考虑部分失能人群的需求;

  9.可以与志愿者服务对接合作。有意愿的志愿者凭借时长可以抵扣一定的费用;

  10.最好是就近以村、居委会为单位设立护理机构;政府扶持+个人参保,专门机构统筹协调;

  11.可以组织实地调研,提供多样化选择;

  12.我认为1,要明确哪些护理方式属于可报销的护理保险范畴,比方说几个亲属里面有空的子女负责护理,没空的子女负责出工资,这样的方式能算作护理保险范畴吗?2,买了此项保险后,能否直接提供专业护理服务,不需要投保人再另外去找护理服务;

  13.长远考虑及时推广;

  14.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已授权必须为,将本职工作做好,不要在玻璃柜里放糖果骗人,使政策红利可望不可及,将政策要求的基本医疗保障待遇做实,便民可及。诚如此,功德无量!

  15.1、就近原则,建议以社区为中心,设计护理机构和服务站;2、安全原则,服务机构的资质合法经营;

  16.对负担不起的家庭多点优惠政策;

  17.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费用要低点;

  18.非常期待早日开展;

  19.收费合理,照护人员有爱心;

  20.真实行动,费用合理,支出公开;

  21.建议先试点实行,完善后再全面开展;

  22.加快推进落实,造福社会有需求的人群;

  23.没意见,同意参加;

  24.希望能尽早开始;

  25.结合社区医疗,社区居家养老。保险费公开透明,收费以及使用标准细致划分。尽可能的专业全面,覆盖范围广;

  26.希望与医保一样是一项长期有步骤的改善政策;

  27.第一次知道有这种福利。我父母双亲丧失劳动能力好几年了。感谢政府感谢党;

  28.参考徐州“基层医疗机构转型”模式,推动岳阳市乡镇卫生院改建为护理中心或医养结合机构;

  29.希望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建没工作,能真实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0.加强对留守老人、失能老人、患病老人的关注与支持;

  31.长期护理保险,是当前我市步入老龄化阶段时期的一种必然性,必需性的社会性产物,作为政府及医保部门,应视为责任与担当积极迅速推动,过程中务实,高效,公利为主旨,千万不要当作公权力及三方利益输送的机遇点;

  32.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长期护理保险势在必行,既强化了社会保障体系,又为年轻一代解决负担,可以安心投入生产经营;

  33.能够开展这项民生工程,点赞;

  34.建议护理人员都经过正规培训后上岗,如长期照护师资格证的培训考核认定;

  35.建立居家组合护理模式,居家上门服务与照护补贴相结合(参考泰安市),在此基础上允许失能人员家属成为定点机构的签约护理人员来提供专业照护,如宜昌市的政策中提到,只要家人符合条件(如年龄在65周岁以下,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护理服务资质,与定点护理机构签署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就可以成为护理员,提供护理服务并获得报酬。人社部门或相关负责培训组织部门可优先安排有意向的失能人员亲属参加免费培训,如此创造一批“不离家”的就业岗位,直接回应了“因照护负担而就业难”的问题,既能获得补贴缓解经济压力,又能让家人利用专业技能进行照护,情感纽带和专业性相结合,是最好的照护模式;

  36加大宣传让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保险就像大城市一样普及率很高;

  37.多一些宣传,规范管理,落到实处等等。

  此次调查活动结束。